受民俗“年年有余”的余字影響,人們吃的魚自然是年貨清單中必不可少的了,然而在購買魚的過程中面對琳瑯滿目魚類商品,又該如何購買呢?
便宜魚充貴魚欺騙消費者
記者小丫就此進行了咨詢。據了解,黃花魚的鱗片較小,而白花魚的鱗片較大,除此以外,兩者的外觀幾乎一模一樣。在超市選購的市民大多只看標簽購物,而在市場選購的市民只能從攤主處得知是否為黃花魚,并非自己判斷。
據了解,很多人懂吃魚,但并不懂區分很多魚的品種,認不得魚的名字。去買魚的時候,往往攤主問要什么魚,買家由于不懂名字只能用“這條”、“這個”、“那種”等詞回答,這樣的情況下,魚販一看就知道你不識貨,就可能出現鯪魚賣草魚價,或是鯪魚冒充草魚的情況;有的時候,魚販沒有草魚了,而買家由于不懂魚的品種,睜眼站在池子前說要買草魚,販子一看就知道你不識貨,這樣的情況下也可能會出現用鯪魚冒充草魚的情況。當自己不懂區分魚的品種的時候,為了不被坑騙,可以裝作怕臟,或是圖方便坐在車子上,在遠離魚池一點兒的地方問老板“還有什么品種的魚”、“草魚多少錢一斤”、“還有草魚嗎”……這樣問,魚販由于無法猜測你的根底,就不敢隨意忽悠你。
染色黃花魚一下水就變色
自然生長的黃花魚,黃顏色較淡、較柔和,染色的黃花魚普遍著色較重;真黃花魚只有腹部及下唇中間位置鱗的顏色是金黃色,其它部位鱗的顏色是白色的,而假黃花魚因為是染色的,所以通體(包括眼睛)都是黃色的。冷凍的染色黃花魚,有的冰面也會呈現黃色。其次,市民可將魚拿起捏下魚身。手捏一捏,新鮮的野生黃花魚體表呈金黃色、有光澤,鱗片完整,不易脫落;肉質堅實,富有彈性;眼球飽滿凸出,角膜透明;魚鰓色澤鮮紅或紫色,鰓絲清晰。如果眼睛干癟、有黏液,鱗片脫落,都是不新鮮的。同時,市民可在選購時先聞下氣味。染色黃花魚因為不是很新鮮,魚腥味比較重。還可用白色紙巾或衛生紙擦一擦魚身,如有掉色,說明是染色黃花魚。最后,市民可將黃花魚浸泡在水中一段時間,如果水變色,說明是染色黃花魚;而浸泡真黃花魚的水則不會變色。
死魚冒充活魚
除黃花魚這一魚種外,臨近春節,許多魚類都是市民餐桌上的“常客”,而一些商家往往為了利益最大化,也會使用坑蒙拐騙的手段:短斤少兩,拿死魚冒充活魚,拿人工養殖的塘魚冒充野生河魚,等等,不一而足。消費者一不小心就被忽悠了。為了自己的盤中餐能足量和安全,買家還真要具備一定的功夫。
同時,有些魚販會采用半強賣的手段逼迫顧客埋單。攤販是提供代宰殺服務的,正常情況下,買家決定挑好后,魚販會先摔死再過秤宰殺。一些不良商販,在向你詢問是否合適的時候,只要你稍微不注意,用了“嗯”、“哦”之類的語氣詞,他們馬上摔死魚,不管你是出于什么意思,有沒有意愿買,他們都會說你同意了,你必須買下。所以,在對話的時候,一定要語氣和語意清晰明了,免得被逼買。“短斤少兩常常發生在代宰殺的魚販那里,由于宰殺后去掉了腮、魚鰭、鱗片和內臟等廢物,買家就是明知道魚販在斤兩上做手腳,也無法校對重量了。因此,為了防止被重量欺詐,如果自己能殺魚,最好不要讓魚販代宰,這樣發現重量不對還能回去找他們理論,魚販就不大敢明目張膽欺詐,就算欺詐也不敢克扣太甚。”劉女士表示。
市面上的深海魚油品種繁多,質量參差不齊。如果服用質量差的魚油,可能會給健康帶來危害。消費者對于深海魚油的鑒別,可看包裝的標志是否清楚,如有無衛生行政部門的批準文號(衛食健字)等。假冒劣質商品的包裝上一般沒有詳細的信息,而且字跡模糊。其次,合格保健品片劑顏色均勻,無花斑、裂片、潮解等問題。消費者如果懷疑自己買到假冒商品,可到食藥監部門網站查詢,正規的保健品可以查到該產品的注冊信息,查不到的就有問題。
本文關鍵詞:“黃花魚” 掉色 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