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樣品中,有7批次復用餐飲具檢出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分別為:陽曲縣與你一起小餐店的復用餐飲具(黃色肉盤)、陽曲縣森華湘味樓的復用餐飲具(青花瓷碗)、忻州市忻府區鄉茂源餐飲店二部的復用餐飲具(湯碗、面碗、湯勺、涼菜盤、熱菜盤)。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或餐飲具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消毒餐(飲)具》(GB 14934-2016)中規定,消毒餐(飲)具中大腸菌群不得檢出。復用餐飲具中檢出大腸菌群的原因可能由于產品的清洗滅菌不徹底,或存放過程中污染等原因導致。
不合格食品中,有8批次食品檢出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I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分別為:忻州市忻府區三虎骨頭店的粉絲粉條(細粉條);大同市南郊區江一湖東盛餐飲服務有限公司的粉條粉絲(寬粉);忻州市忻府區福百金糧油調味品店的紅薯粉條;忻州市忻府區公園東街便民市場(史春梅)的(糧食粉條、土豆粉條);忻州市忻府區李娜小吃店的粉絲粉條(紅薯粉);山西騰達農牧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的方山惡;汾陽市杰凡食品廠(原單位名稱為汾陽市西馬寨村杰凡食品作坊)生產的大同粉條。其中,大同粉條還檢出了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含鋁食品添加劑,比如硫酸鋁鉀(又名鉀明礬)、硫酸鋁銨(又名銨明礬)等,在食品中作為膨松劑、穩定劑使用,使用后會產生鋁殘留。《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批準β-半乳糖苷酶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等的公告(2015年 第1號)》中規定,硫酸鋁鉀(又名鉀明礬)、硫酸鋁銨(又名銨明礬)在粉絲、粉條中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終產品中鋁的殘留量≤200mg/kg(干樣品,以Al計)。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個別商家為增加產品口感,在生產加工過程中超限量使用含鋁食品添加劑,或者其使用的復配添加劑中鋁含量過高。
2批次飲用水檢出不合格
不合格食品中,有2批次飲用水檢出不合格,分別為:太原市狄盛源飲用水有限公司生產的狄盛源包裝飲用水檢出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雪頂山礦泉水有限公司生產的飲用天然水檢出溴酸鹽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銅綠假單胞菌是常見的細菌之一,廣泛分布于各種水、空氣、正常人的皮膚、呼吸道和腸道等,易在潮濕環境存活,對消毒劑、紫外線等具有較強的抵抗力。該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在機體抵抗力降低等特定條件下可致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飲用水》(GB 19298-2014)規定銅綠假單胞菌標準值為n=5,c=0,m=0,單位為CFU/250mL。瓶(桶)裝水中銅綠假單胞菌的污染主要來自水源污染或生產加工過程中的工藝、衛生控制等不到位。
溴酸鹽受熱后易分解,它是礦泉水以及山泉水等多種天然水源在經過臭氧消毒后所生成的副產物。《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飲用水》(GB 19298-2014)中規定,包裝飲用水中溴酸鹽的最大限量值為0.01mg/L。飲用天然水中溴酸鹽檢測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臭氧消毒殺菌工藝不達標,導致消毒副產物溴酸鹽含量超標。
5批次韭菜檢出農藥殘留超標
不合格食品中,有5批次韭菜檢出農藥殘留超標,分別為:應縣好又多購物廣場有限公司的韭菜檢出腐霉利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襄汾縣暖心優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韭菜檢出腐霉利、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均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運城市鹽湖區中城衛民青菜攤的韭菜檢出毒死蜱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高平市城關供銷社有限責任公司供銷超市米山店的韭菜檢出腐霉利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襄汾縣福滿家商貿有限公司的韭菜檢出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腐霉利均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根據《GB 2763-202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的規定,韭菜中腐霉利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2mg/kg,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5mg/kg,毒死蜱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02mg/kg,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最大殘留限量為1mg/kg。
2批次黑芝麻檢出酸價超標
不合格食品中,有2批次黑芝麻檢出酸價(以脂肪計)(KOH)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分別為:運城市鹽湖區東城新區偉欣糧油店的黑芝麻;運城市鹽湖區東城新區飛進糧油干菜店銷售的、標稱來自于王強干菜批發部的黑芝麻。
酸價(以脂肪計)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敗程度。酸價超標會導致食品有哈喇味,超標嚴重時所產生的醛、酮、酸會破壞脂溶性維生素,導致腸胃不適。《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堅果與籽類食品》(GB 19300-2014)中規定,黑芝麻中酸價的最大限量值為3mg/g。造成酸價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企業原料采購把關不嚴、生產工藝不達標、產品儲藏條件不當,特別是存貯溫度較高時易導致食品中的脂肪氧化酸敗。
除上述產品外,還有3批次豆芽和2批次水果檢出不合格。3批次豆芽為:運城市鹽湖區東湖農貿市場周軍偉的豆芽、運城市鹽湖區東湖農貿市場陶運義的豆芽檢出亞硫酸鹽(以SO2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襄汾縣新城娟娟微購便利店的黃豆芽檢出4-氯苯氧乙酸鈉(以4-氯苯氧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相關規定。2批次水果為:懷仁縣美齊共富便利超市(有限合伙企業)的香蕉檢出噻蟲嗪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嵐縣滿蘭果蔬店的沙糖橘檢出甲拌磷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針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督導市級市場監管部門按照相關法律法規依法處理。消費者如果在市場上發現被通報的不合格食品,可撥打12315 投訴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