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檢出17批次不合格食品,有耙耙柑、綠豆糕、山楂酒等
時間:2024-06-19 15:02:26 來源:轉載食品伙伴網 點擊:382次
2批次食品檢出農藥殘留超標問題
2批次食品檢出農藥殘留超標問題,分別為哈爾濱市通河縣胡氏生鮮超市銷售的耙耙柑,其中聯苯菊酯殘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五常市山河鎮二雷果蔬生鮮超市銷售的紅巖桔子,其中苯醚甲環唑殘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聯苯菊酯有觸殺和胃毒作用。對多種葉面害蟲有效,適用作物包括谷物、柑橘、棉花、果樹、葡萄、觀賞植物和蔬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聯苯菊酯在柑、橘中大殘留限量為0.05 mg/kg。聯苯菊酯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為快速控制病情加大用藥量或未遵守采摘間隔期規定導致。
苯醚甲環唑是高效廣譜殺菌劑,對蔬菜和瓜果等多種真菌性病害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苯醚甲環唑在柑、橘中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2 mg/kg。聯苯菊酯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為快速控制病情加大用藥量或未遵守采摘間隔期規定導致。
6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6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分別為哈爾濱市雙城區順旺電子商務商店銷售的、標稱哈爾濱市雙城區味相聚食品廠生產的
綠豆糕,其中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大慶市肇州縣鮮天下板凳面館提供并使用的餐碗,其中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大慶市林甸縣雙悅全豬菜館提供并使用的餐碗,其中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佳木斯市郊區芮昕香粥鋪提供并使用的餐盤,其中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綏化市北林區阿寶牛骨火鍋店提供并使用的餐碗,其中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綏化市北林區朝利和牛肉面館提供并使用的餐碗,其中大腸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用以反映食品的衛生狀況。食品的菌落總數超標,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加速食品的腐敗變質。造成菌落總數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所使用的原輔料初始菌落總數較高,殺菌工藝未達到要求導致;也可能是生產加工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嚴格所致;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有關。
大腸菌群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用以反映餐(飲)具的衛生狀況。《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消毒餐(飲)具》(GB 14934—2016)中規定,大腸菌群不得檢出。造成復用餐飲具中大腸菌群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餐(飲)具在清洗、滅菌過程中受到人員、工器具的污染,滅菌不徹底導致;也可能是餐(飲)具存放的區域不潔凈,而造成了二次污染所致。
1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問題
1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問題,為綏化市明水縣鴻鑫海鮮批發部銷售的30/40蝦,其中二氧化硫殘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二氧化硫、焦亞硫酸鉀、焦亞硫酸鈉、亞硫酸鈉、亞硫酸氫鈉、低亞硫酸鈉食品添加劑對食品有漂白、防腐和抗氧化的作用,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劑和防腐劑,使用后在食品中的殘留量以二氧化硫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冷凍水產品及其制品(僅限于海水蝦蟹類及其制品)中二氧化硫殘留量最大使用量為0.1 g/kg。造成二氧化硫殘留量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為了改善產品色澤或延長保質期而超限量使用了二氧化硫所致,也可能是生產加工過程中未能準確計量導致。
1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與標簽標示值不符問題
1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與標簽標示值不符問題,為黑龍江省城民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
山楂酒,其中酒精度含量既不符合有關產品執行標準要求,也不符合產品標簽標示要求。
酒精度,即酒中乙醇濃度(體積百分比),是指在20℃時,100毫升酒中含有乙醇的毫升數。酒精度是酒類產品的一個重要的質量指標,不達標會影響酒的品質。造成酒精度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生產工藝控制不當、檢驗能力不足導致酒精度出現偏差,也可能是包裝不嚴、貯運不當而使乙醇揮發,導致酒精度降低,還有可能是企業為降低成本,用低度酒冒充高度酒。
1批次食品檢出加工助劑殘留問題
1批次食品檢出加工助劑殘留問題,為哈爾濱市雙城區萬客米多倉儲折扣超市銷售的、標稱大慶市肇源縣騰潤食品有限公司分裝黑龍江津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笨榨熟豆油,其中溶劑殘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溶劑殘留量中的溶劑是采用浸出工藝生產植物油時使用的加工助劑,主要成分是正己烷、環己烷、戊烷等有機試劑,食品加工助劑一般應在制成最終成品之前除去。《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植物油》(GB 2716—2018)中規定,壓榨油溶劑殘留量不得檢出。造成溶劑殘留量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產過程中脫溶、蒸發等工藝問題導致溶劑去除不徹底;也可能是有的企業以浸出油冒充壓榨油。
1批次食品檢出重金屬污染問題
1批次食品檢出重金屬污染問題,分別為哈爾濱市道外區天天潤生鮮超市銷售的魷魚,其中鎘(以Cd計)檢測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鎘是常見的重金屬元素污染物之一。鎘及其化合物均有一定的毒性,在人體內代謝緩慢。《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中規定,鎘在雙殼貝類、腹足類、頭足類、棘皮類中最大限量為2.0 mg/kg。造成鎘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養殖水域中鎘含量較高,導致魚蝦等對環境中鎘的富集過多導致。
5批次食品檢出其他污染物問題
5批次食品檢出其他污染物問題,分別為綏化市北林區郎一家傳統麻辣面館提供并使用的餐盤,其中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檢測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綏化市北林區十里羊香羊蝎子火鍋店提供并使用的餐盤,其中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檢測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哈爾濱市香坊區廚掌柜飯店提供并使用的餐碗,其中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檢測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哈爾濱市道外區南京小灌湯包提供并使用的餐碗,其中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檢測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佳木斯市郊區高師傅齊齊哈爾烤肉店提供并使用的餐盤,其中大腸菌群、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檢測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主要成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洗衣粉、洗潔精、洗衣液、肥皂等洗滌劑的主要成分,是一種低毒物質,因其使用方便、易溶解、穩定性好、成本低等優點被廣泛使用。陰離子合成洗滌劑是消毒餐(飲)具質量評價的重要指標之一。餐(飲)具中檢出陰離子合成洗滌劑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餐(飲)具消毒單位使用的洗滌劑不合格或使用量過大,或未經足夠量清水沖洗,最終殘留在餐(飲)具中。
對抽檢發現的不合格食品,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責成轄區市場監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核查處置工作,查清產品流向,督促企業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風險控制措施,對調查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法查處,并及時公布所采取的風險防控措施和核查處置情況。
不合格食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