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款人造肉118元4片稱有牛肉口感!外企同類產品欲搶市場
時間:2019-10-14 09:57:16 來源:南方都市報客戶端 點擊:446次
近日,金字火腿股份有限公司(002515.SZ)與美國杜邦公司技術合作生產的人造肉產品在電商平臺上正式預售。這款人造肉產品以非轉基因大豆等植物蛋白制成,售價為118元4片,金字火腿因此被稱為“國內首家真正上市銷售人造肉的企業”。
在國內人造肉賽道上,煙臺雙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002481.SZ)這位已經研發出豌豆蛋白素肉月餅的選手同樣備受關注。據雙塔食品透露,素肉餅、素肉牛排、無奶蛋香腸(素肉腸)等產品也已經列入公司研發規劃中。目前,雙塔食品的豌豆蛋白90%出口到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國內銷售占比相對較少。
國內企業近期搶灘中國人造肉市場,國外人造肉企業同樣躍躍欲試。美國人造肉企業Impossible Foods上月便公開表示,正計劃明年加入中國內地市場。目前,Impossible Foods已經在港澳為近150家餐廳提供人造肉產品。
由大豆蛋白等制成,保質期為100天
近日,金字火腿推出一款人造肉產品,電商平臺上售價為118元4片,將于10月下旬發貨。
10月10日,金字火腿在交易平臺上答投資者問時表示,植物肉(人造肉)產品經過長時間準備,產品標準已經完成備案,生產許可已經通過審查,現已開始生產。
據官方信息,這款人造肉產品由金字火腿與美國杜邦公司合作生產,以非轉基因大豆等植物蛋白制成,有
牛肉質感和口感。4片人造肉餅凈含量440g,每100g含11.7g蛋白質,主要面向健身、素食及養生人士,食用方法為解凍后煎食,保質期為100天。
10月12日15時,金字火腿在某電商平臺上為宣傳該款人造肉產品開通了一場直播,不時有觀眾在直播間留言,期待早日發貨。目前該電商平臺上顯示該產品已有超過300人付款,庫存669件。
此次推出人造肉產品,金字火腿顯得比較低調,未在公開渠道預告。金字火腿成立于1992年8月,主要生產金華火腿、香腸、醬肉等肉制品。2010年12月,金字火腿登陸深交所中小板。
2019年上半年,金字火腿業績亮眼。報告期內,金字火腿營業收入1.26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2.54%(去年同期含醫療健康產業收入,本期已出表,故同比下降),實現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3922.61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2.05%。
此次與金字火腿合作的美國杜邦公司,成立于1802年,是一家為農業與食品、能源與生物應用科技等領域提供技術支持的科學企業。官網資料顯示,截止2020年,杜邦將投資100余億美元專注于4000種產品的食品解決方案。目前,杜邦用于食品的研究投資超過60%。
國內已有豌豆蛋白素肉,價格比大豆蛋白肉貴
在國內人造肉賽道上,有公司跑得比金字火腿更早。
9月4日,雙塔食品表示,公司研發出了豌豆蛋白素肉月餅、豌豆蛋白素肉餡料部分產品,該類產品主要以豌豆組織蛋白、豌豆拉絲蛋白為原料,并稱“填補了國內豌豆蛋白素肉領域的空白”。
同一天,雙塔食品與珍肉(北京)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開展在植物蛋白肉領域的合作。后者在今年中秋節期間,在電商平臺上推出了號稱是“首款國產人造植物肉”的月餅,上架6天內售罄3000份,但至今未再上架該產品。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珍肉是一家成立于今年8月,注冊資金200萬元的初創公司,經營范圍為零售食品、餐飲管理等。
據了解,雙塔食品從2014年開始就已經與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合作研究豌豆蛋白、豌豆纖維在植物肉制品中的應用。雙塔食品成立于1992年,2010年9月在深交所上市,主營業務主要包括粉絲、豌豆淀粉、豌豆蛋白等業務板塊,其中蛋白板塊是雙塔食品目前貢獻利潤最多的板塊。
近日,雙塔食品在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透露,植物蛋白肉是公司未來發展戰略的重要一部分,素肉餅、素肉牛排、無奶蛋香腸(素肉腸)等產品已經列入公司研發規劃中,并已著手研發。
雙塔食品還透露,公司主要通過經銷商在向美國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供貨,90%的豌豆蛋白出口到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國內銷售占比相對較少。
業界尚未對“人造肉”的概念達成共識,目前普遍認為“人造肉”是一種肉類替代品,主要劃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以植物蛋白為基礎的肉,模擬肉的外觀和口味;另一種是在實驗室提取動物細胞、利用生物反應器獨立培養得到的肉。
按上述分類,無論是金字火腿的還是雙塔食品,均是在植物蛋白上發力。不過據雙塔食品披露,由于豌豆蛋白的總產量不高,供不應求,造成豌豆蛋白的價格會高于大豆蛋白價格。
除了金字火腿和雙塔食品,國內市場上還傳出多家人造肉概念公司,此類公司主要以素肉生產或者素肉原材料、素肉生產設備等相關業務為主,但尚沒有得到官方承認。
Impossible Foods將進軍內地市場,已有人造肉產品在港澳銷售
國內企業近期動作頻繁,國外人造肉公司同樣對進入中國人造肉市場躍躍欲試。
9月初,美國人造肉公司Impossible Foods高管在國內參加論壇時透露,計劃明年進入中國內地市場,正積極與多家中國企業進行合作商談。
Impossible Foods的創始人還表示,其獲得的數據顯示,中國人的肉類消費占到了全球的四分之一,近年肉類消費一半的增量來自中國,這是該公司期望開拓中國市場的原因。
Impossible Foods由前斯坦福大學生物化學教授 Patrick Brown 博士于2011年創立,公司的旗艦產品是Impossible Burger,其最主要的成分為大豆血紅蛋白。
目前,Impossible Foods已經進入港澳市場,香港地產巨頭李嘉誠對該公司的人造肉業務也表現出興趣。2017年8月,Impossible Foods完成 7500萬美元的E輪融資,李嘉誠旗下的風險投資公司 Horizons Ventures是參投方之一。目前,該公司在為香港及澳門為近150家餐廳提供旗下的人造肉產品。
近兩年,人造肉概念在投資市場上十分受青睞。今年5月,美國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首家人造肉領域的上市公司,上市首日開盤后價格為46美元,較發行價25美元溢價84%,收盤時較發行價大漲163%,隨后其股價更是一路飆升。
本文關鍵詞:轉基因大豆,植物蛋白,人造肉,牛肉,金字火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