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聯合國糧農組織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聯合發布《全球農業展望(2013-2022年)》報告預測,未來十年,全球所有農作物和畜產品產量增速都將放慢,而伴隨人口增長,未來40年全球農作物產量必須增加60%。嚴峻現實為轉基因技術應用提供了重要的背景色。同是6月,美國哈佛大學國際開發專家凱樂斯多斯?祖瑪在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發表演講強調,農業生物技術創新是滿足全球越來越多人口糧食需求的唯一途徑。2013年10月,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報告表示,現代生物技術可以幫助小農改善生活水平和糧食安全……農作物生產的出路在哪里,轉基因技術將扮演什么樣的角色,世人關注。
轉基因作物已非“小眾”
轉基因技術是現代生物技術的核心。轉基因技術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將目的基因人工分離、修飾和轉移培育出新品種,從而賦予原品種新的優良性狀。轉基因育種技術可增加農作物的抗性、有效防止病蟲害、減少使用化學殺蟲劑、降低生產成本、減少環境污染以及對其他生物的傷害,同時可以減少占用耕地并改善土地生產能力等。祖瑪估計,從1996年到2011年,全球轉基因作物節約了近4.73億公斤的農藥,減少了231億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相當于停駛1000萬輛車,沒有轉基因作物,全球還將需要1.087億公頃的耕地才能收獲同樣的農作物產量。
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開始把分子生物學研究成果運用到生物新品種培育上。1982年,全球第一例轉基因煙草在美國問世,1994年,全球首例轉基因農作物產品—耐貯存番茄進入市場,1996年起轉基因農作物實現商業化種植,全球轉基因農作物種植面積迅速擴大。到2012年,全球已有28個國家的轉基因農作物種植面積達1.7億公頃(25.5億畝),約占全球耕地面積230億畝的11%,全球大豆和棉花的81%、玉米超過1/3和油菜的近1/3已經是轉基因的。
目前,美國轉基因農作物種植面積已達到8000萬公頃,占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的47%。按照現在的趨勢,再過2至3年,美國玉米、大豆都將是轉基因的。2012年4月美國政府公布的《國家生物經濟藍圖》五大戰略目標的核心是,增加研發投資,強化未來生物經濟基礎,促進美國經濟增長和滿足社會需求,繼續主導世界農產品(000061,股吧)市場。
據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統計,2012年轉基因農作物種植面積較大的國家還有:巴西3660萬公頃,阿根廷2390萬公頃,加拿大1160萬公頃,印度1080萬公頃。
20世紀80年代,歐洲轉基因技術研發水平曾領先美國。由于存在較大爭議,反而迅速落后。2009年起歐盟開始調整政策,一些國家積極開發轉基因農業。2012年,西班牙、葡萄牙、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等國家政府批準轉基因玉米、油菜、土豆、大豆和甜菜等種植,除極少量轉基因作物用作飼料和工業外,大量作為食品。
日本糧食自給率不到50%,多年來是全球最大的玉米進口國、世界第三大大豆進口國。2010年,日本進口1434.3萬噸美國玉米和234.7萬噸大豆,其中大部分是轉基因產品。日本政府實際上不禁止轉基因食品在國內流通。
巴西從2003年起發展轉基因作物,2011年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達3030萬公頃,占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的18%,除引進的轉基因大豆、玉米、棉花外,自主研發的轉基因作物還有十余種,預計菜豆、甘蔗、馬鈴薯等轉基因作物將在未來幾年內開始種植,轉基因作物正在成為巴西經濟增長的強大助推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預測,到2030年,人類將進入生物經濟時代。
2013年7月,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黃大昉介紹,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在17年內增加100倍,每年有數億噸轉基因產品進入國際市場,全球已有59個國家和地區進口轉基因產品,數十億人群食用轉基因食品,為人類解決農產品供應帶來希望。他認為:轉基因技術推廣應用速度之快,創造了近代農業科技史上的奇跡,這已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必然,大勢所趨,不可逆轉。
糧食未來居安思危
我國已然實現糧食“九連增”,但農產品還是供不應求,糧棉油糖肉都要從國際市場進口,并繼續增加。因此,糧食問題要居安思危。
首先,培養強大的研發隊伍和勞動大軍。美國哈佛大學國際開發專家祖瑪呼吁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們積極擁抱農業創新性的科學技術。他認為,這些技術在未來數十年里將為全球不斷膨脹的數十億人口,特別是為發展中國家的貧困人口提供足夠的食物。
截至2012年底,我國在海外留學生達155萬,其中多數精英集中在美國。香港《南華早報》2013年7月援引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在過去30年里,外國人中獲得美國大學頒發的理工科博士學位最多的是中國人。一拿到博士學位,幾乎所有學生都表示他們打算留在美國—90%以上成功留下。”因此,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最重要的是采取有效措施吸引海外留學生學成后回國,積極參與農業創新,保障13億中國人豐衣足食。
其次,支持形成一至兩家大企業。英國利茲大學研究農業和環境的埃文.弗需澤2010年出版的《食品帝國—盛宴、饑餓和文明的沉浮》一書介紹:“在美國,最大的四家肉食廠供應市場80%以上的牛肉,最大的四家農場擁有美國60%的先進谷物設備,最大的三家農業公司壟斷了美國谷物及大豆出口的81%和65%。”
目前,ADM、邦基、嘉吉、路易達孚四大國際糧商基本控制全球大豆貿易環節,他們通過倉儲、物流來獲取利潤。這四大跨國公司不僅壟斷了中國80%的進口大豆貨源,而且參股控股我國97家大型油脂企業中的64家,占比達66%。美國孟山都跨國農業生物技術公司擁有全球70%的轉基因種子市場。
第三,加強監管。據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統計,2012年中國種植轉基因作物面積400萬公頃,約為加拿大的1/3。從點到面逐步擴大轉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種植面積。2012年我國進口大豆占全球大豆銷量的60%,我國進口大豆、玉米和棉花呈繼續擴大之勢。迄今我國已發放五個轉基因大豆品種和13個轉基因玉米品種的進口安全證書。與其繼續進口轉基因農產品,不如國內從點到面逐步擴大轉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種植面積,增加國內產量,減少進口。
通過安全評價上市的轉基因食品與非轉基因食品一樣安全,但并不等于將來不會出現負面影響。因此,不僅在推廣轉基因作物時應該慎之又慎,而且對轉基因食品要有嚴格的法律和審查制度。從全球范圍看,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都關注轉基因作物發展和轉基因食品安全。美國種植轉基因作物較早,有關法律和審查制度值得借鑒。美國立法規定,每一種轉基因食品上市前至少要經過三個部門的審查:農業部負責管理轉基因作物的開發和田間試驗;環保局負責評估轉基因作物的環境影響;藥管局負責轉基因食品和飼料的安全性評估。轉基因食品上市必須符合傳統食品的衛生標準,任何一種轉基因食品上市都需要幾年時間搜集完成審批所需要的數據。
迄今,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僅占全球農業種植面積的1/10,但是,轉基因作物已成為全球農業發展的大趨勢。
本文關鍵詞:轉基因 拯救 未來農業